其實盡管不知道這個焊制
彎頭產品的倍數是怎么來的,但是大家都是按照這個規定來做,這叫做什么呢?這叫做有一句古話,叫做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就是說是這樣說吧,別管說是
彎頭產品的生產者,還有
彎頭產品的經銷者,包括
彎頭產品的使用者都知道,按照這個規范100的
彎頭過來了那些質檢的部門拿上這個自己的工具,戴上潔白的手套,把這個100的
彎頭放在手里邊掂了掂說這是1.5倍的,然后咱們先看他的這個中芯高是多少,結果一量是152,當然這說的是長半徑的,如果短半徑的,它會是102這樣的一個尺寸規范。一看合格這就對了,你問他一下這個152怎么來的呢?然后就瞪眼睛一說怎么來的這個就是書本上這么寫的書本擺在這兒,你不信這個國家標準還是你還是怎么著?那就沒話了,但是這個152到底是嗯乘多少用這個公式過來的,也沒有包括你翻遍了這個書本,你把這個書本都翻爛了,一個字一個字的拿著放大鏡去看這個
彎頭產品的標準。比如說在后邊寫上
彎頭的倍數是根據什么什么什么這么來的,或者你分段小個的
彎頭產品的倍數是如何來的?

因為這樣說就是比如說吧,一個生產單位,他要生產一個2.78倍的
彎頭產品,這個
彎頭也是100的,然后跟客戶簽合同的時候就說2.78倍,這個時候呢就是廠子里邊根據自己的測算也好,或者是。根據實際需要也好,都要把這個2.78倍得出來的數值是多少寫到這上面就是它的這個距離是多長,被我們造出來以后,這個產品上下不超過一毫米或者兩毫米的誤差,這樣寫在合同里邊客戶看到了,一看自己在管道上2.78倍的也正好,跟這個規范合適,這樣就行了,所以都是要多一道手。
